摄像头五大品质要素
2021-03-19 来自: 福州中恒旭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89
决定一个摄像头的品质
从硬件上来说
主要是
镜头、主控芯片和感光芯片
镜头
镜头的组成是透镜结构,由几片透镜组成,一般有塑胶透镜或玻璃透镜。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:1P、2P、1G1P、1G2P、2G2P、4G等。透镜越多,成本越高;玻璃透镜比塑胶贵。五层“全玻”,就算目前顶级的摄像头镜头了。
感光芯片
根据元件不同分为
(1)CCD(电荷耦合元件)应用在摄影摄像方面的高段技术元件,目前CCD元件的尺寸多为1/3英寸或者1/4英寸,在相同的分辨率下,宜选择元件尺寸较大的为好。(2)CMOS(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)应用于低影像品质的产品中
CCD的优点是灵敏度高,噪音小,信噪比大。但是生产工艺复杂、成本高、功耗高。
CMOS的优点是集成度高、功耗低(不到CCD的1/3)、成本低。但是噪音比较大、灵敏度较低、对光源要求高。在相同像素下CCD的成像往往通透性、明锐度都很好,色彩还原、曝光可以保证基本准确。而CMOS的产品往往通透性一般,对实物的色彩还原能力偏弱,曝光也都不太好。
在采用CMOS为感光元器件的产品中,通过采用影像光源自动增益补强技术,自动亮度、白平衡控制技术,色饱和度、对比度、边缘增强以及伽马矫正等现进的影像控制技术,完全可以达到与CCD摄像头相媲美的效果。
使用CMOS芯片的产品技巧:
首先不要在逆光环境下使用,尤其不要直接指向太阳,否则会发生“放大镜烧蚂蚁”的惨剧,其次环境光线不要太弱,否则直接影响成像质量。克服这种困难有两种办法,一是加强周围亮度,二是选择要求醉小照明度小的产品,现在有些摄像头已经可以达到5lux。
主控芯片(DSP)
在DSP的选择上,是根据摄像头成本、市场接受程度来进行确定。现在DSP厂商在设计、生产DSP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,在各项技术指标上相差不是很大,只是有些DSP在细微的环节及驱动程序要进行进一步改进。
图像解析度/分辨率
即传感器像素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少像素的摄像头,是衡量摄像头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,一些产品都会在包装盒标着30万像素或35万像素。在实际应用中,摄像头的像素越高,拍摄出来的图像品质就越好,但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像素越高越好,对于同一画面,像素越高的产品它的解析图像的能力也越强,但相对它记录的数据量也会大得多,所以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也就高得多,因而在选择时宜采用当前的主流产品。还有就是由于CMOS成像效果在高像素上并不理想,因此统治高像素摄像头的市场仍然是CCD摄像头。值得注意的一点:有些分辨率的标识是指这些产品利用软件所能达到的插值分辨率,虽然说也能适当提高所得图像的精度,但和硬件分辨率相比还是有着1定的差距的。
视频捕获速度
视频捕获能力是用户醉为关心的功能之一,目前摄像头的视频捕获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,因而对电脑的要求非常高,即CPU的处理能力要足够的快,其次对画面要求的不同,捕获能力也不尽相同。现在摄像头捕获画面的醉大分辨率为640×480,在这种分辨下没有任何数字摄像头能达到30帧/秒的捕获效果,因而画面会产生跳动现象。比较现实的是在320×240分辨率下依靠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有可能达到标准速率的捕获指标,所以对于完全的视频捕获速度,只是一种理论指标。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切实需要,选择合适的产品以达到预期的效果。